长春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习总书记教我们如何脱贫5686
TUhjnbcbe - 2020/7/21 16:14:00

习总书记教我们如何脱贫


中国论文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根本在于根据各地区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找到*委赞同、*府认同、人民认可的“致富经”,或曰“脱贫之道”。而收录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的《摆脱贫困》,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了地级市的脱贫之道。学习书中之“道”,就是要追本溯源,深刻理解何谓“摆脱贫困”;就是要融会贯通,深入思考如何“摆脱贫困”。


信息脱贫


摆脱贫困,前提是信息脱贫。各级干部作为群众脱贫的领路人,真知地方“贫在何处,困在哪里”,方能把好“贫穷”脉,抓对“脱贫”方。事实上,调查研究就是诊断发展顽疾的“望闻问切”。习近平同志1988年6月上任到闽东,8月走访九个县。判断“弱鸟”能不能先飞,怎么样先飞,不该凭一腔热血,更不该凭一厢情愿,而要稳扎稳打“四下基层”,仔细考察宁德的特点和历史,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大胆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大合唱”,提出切合实际的设想,闪耀闽东之光,助飞宁德弱鸟。


思想脱贫


摆脱贫困,关键是思想脱贫。只要亲入实际,不难弄清鸟“弱”在哪里;而问题在于怎样“先飞”。促成先飞先富,关键是要坚信《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所提出的“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文中鲜明地倡导“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从普通多数到关键少数,都应彻底扫荡“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等旧想法,而应勇于淡化“贫困县意识”,善于跳出老框框想路子,换言之,要改造固有思想的局限,吸纳市场经济的交换思想、竞争思想,激活贫困人群的创富思维,营造包容“求新求变”的舆论氛围。如此的思想,在《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改革初期,畲族经济基本停留在简单的物物交换,沿用老法子,建设小天地,付出再多也收获甚小。而突破点就是畲族经济拥抱“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启动内在活力,综合开发经济,搞活商品交换。历史证明,思想脱贫是摆脱贫困的咽喉要道,挣不开思想束缚,“发家致富”就是*粱美梦。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浙江时期演化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跳出‘三农’抓‘三农’”“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等新战略,不断推动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能力脱贫


摆脱贫困,核心是能力脱贫。脱贫的思想,要经由脱贫的能力落到实处。能力脱贫,根基是教育脱困。《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把这个道理归纳为:“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递进的统一过程”。教育中的马太效应――“穷”与“愚”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该怎么破解制约瓶颈呢?立足宁德实际,总书记提炼出三点办学理念:“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适应闽东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视扫盲工作”。其中,为适应闽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泥土味十足”的特色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知识型劳动者,更好地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需要。这就启示我们,念好“人才经”,需要发展教育永不停顿,学习升级永无止境,“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确实是克服本领恐慌、适应环境变化的核武器。


*策脱贫


摆脱贫困,条件是*策脱贫。脱贫能力究竟发挥出啥样效果,*策环境起决定性作用。在《困境的突破――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中,习近平同志敏锐地捕捉到:“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而异*突起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生力*”,但“随着治理整顿的逐步深入,乡镇企业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放松管制,微观搞活,脱贫能力转化为生产能力;治理整顿,宏观紧缩,虽然一定程度上减缓经济增长,却让脱贫能力借机转型。工作中,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并寄希望于重大项目。《把握住新的机遇》对这样的“热干劲”,进行了“冷思考”:首先,明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想法不切合实际”;其次,分析闽东实际,论证“修筑沿海铁路、开发良港、创办中心城市,条件并不充分”;最后,开出解决方案,“实事求是发展‘三资’企业,抓对台贸易,利用传统口岸和沿海重镇发展外贸,努力在对外开放上搞出自己的特色”。宁德发展历程说明,地区脱贫需要制定符合经济运行规律与地方实际的*策,营造良好的*策环境,上项目,不能盲目跟风;引资金,不能贪大求洋。


*建脱贫


摆脱贫困,保障是*建脱贫。干部的执行力直接决定着脱贫*策能有几分惠民,而干部的执行力根源于*的建设。管*治*只有从严从实,营造良好的*治生态,鞭策一线总指挥,争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锻炼基层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脱贫*策才能真抓落实。正如《廉*建设是共产*人的历史使命》所讲,“穷地区,穷家底,脱贫致富的任务非常艰巨,这就更需要我们讲廉*,以此团结和带领群众”。当是时也,腐败渐生,正如文中所言,“*内一小部分人的腐败问题确实已经到了难以容忍,不惩治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所以,“反腐败,讲廉*――我们别无选择”。《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组织》则直面“包产到了户,不要*支部”的错误认识、“用金钱代替宗旨,用实惠代替理想”的严峻形势,强调指出“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建设市场经济,“出工走在前,收工留在后”的*员模范行为不再管用,会不会“搞商品生产,办集体企业,带头脱贫致富”理应成为*员先进性的衡量标志。因为,加强*组织建设,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早期,摆脱贫困,实为当务之急。宁德地区创新思路,把握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脱贫。这些“努力”,既有历史性,又有普适性。其历史性,主要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阶段相对应,与治理整顿的特定背景相呼应,与全国普遍贫困的历史环境相适应。其普适性,突出地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善的21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脱贫的挑战更加艰巨,但是“信息脱贫―思想脱贫―能力脱贫―*策脱贫―*建脱贫”的宁德经验,不因具体形式的不同而丧失一般性,依旧是各地确保“如期脱贫”的制胜法宝。


(责编/郭建民)

1
查看完整版本: 习总书记教我们如何脱贫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