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白羊
前一波调控的浪刚过去,新一波又来了。
这不,又有两个大城市,收紧了楼市调控!
7月21日,长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消息称,自8月1日起,第二次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上浮10%。
刚出台过调控的宁波,也再次加码,连着两天出台收紧措施。
7月20日,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前联合发布提示,从8月1日起,购房者在市五区范围内买了住房后,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在缴纳契税时,家庭住房套数核查范围,将由原先的市三区扩大至市五区。
7月22日,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销售行为切实保障居民自住需求的通知》,《通知》明确,市六区范围内符合销售条件的商品住宅项目或批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公证机构监督下随机抽取不少于50%的可销售住宅房源(按套数计)供“无房家庭”优先认购。
但也要求符合条件的“无房家庭”可在市六区优先认购1套商品住房,该套住房要求在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满5年后方可转让。
至于为啥这两个城市要出手,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6月份70城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或许能给出些答案。
如下图,年6月份,长春新房价格同比涨幅7%,宁波新房同比涨幅6%。在70城中都是比较靠前的。
不过,看似都在给楼市浇冷水,但两个城市政策力度却是云泥之别。
首先,宁波确实是在下狠手。
且不说7月初以扩大限购范围、提高非户籍购房者上车门槛为主“宁10条”,就说此次的扩大家庭住房套数核查范围。
如购房者之前买房时按照市三区来算是首套房的,随着核查范围扩大,8月1日后,就可能变成家庭二套房或三套房(若购房者在镇海、北仑名下有房的话),如是,购房者缴纳的缴纳契税税率也将按二套房或三套房来,购房成本大大提高。
如一套总价万的房子,若按之前政策,是首套房,契税税率就是1.5%,需缴纳契税6万元;若按新政,可能就是二套,此时税率就是2%,需缴纳契税8万元,甚至是3套,此时契税税率3%,需缴纳契税12万元。
这样以来,就有针对性地提高了炒房客的购入和出货成本,精准打击宁波楼市的炒房投机氛围。
此外,今天的新规在将新房源向刚需倾斜的同时,也拉长了限售时间。如此,既能保民生,也限制了刚需炒房的空间,最大程度地为楼市降温。
所以,这一次宁波是真的在认真地贯彻“房住不炒”。
其次,长春调控力度就温和的多。
此次长春的调控政策就一条:上调第二次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10%。且不说调控范围狭窄(符合公积金二次贷款的本就是相对少数),力度也颇为温和。
如目前首次申请利率按照贷款年限1-5年(含)的执行2.75%,5年以上执行3.25%,所以依据新政策,第二次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要上浮10%。即上浮后,也才3.55%。
且不说上浮后,利率与商贷相比仍有较大的套利空间,算下来,还贷成本也只是每月只多了一两百块钱而已。
所以,长春上浮利率的调控政策对楼市的冷却效应相对有限,更像是在表明态度。
令人惊讶的是,就在同一天,长春还出台了对冲措施——放松二手房限售。
7月21日,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通知:为应对疫情影响,促进二手房交易市场平稳运行,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在我市三环区域内,二手住房交易不受购买时间限制,疫情结束后另行通知。
据悉,该限购措施(凡在长春市三环区域内新购非家庭唯一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2年内不得上市交易)是在年5月初实施的,刚刚两年多一点。
如下图所见,限售政策出台后,长春二手房交易量出现明显回落。
长春之所以出现这种迷之操作,与当地微妙的楼市现状有关。
从表面价格上看,不管是今年以来,还是过去几年,长春楼市表现并不弱。如过去5年,长春各区平均房价上涨50%,其中,热点区域的北湖更是翻了一倍。
不过,这种房价的快速上涨更多是通过加杠杆加起来的,而不是经济和人口基本面的明显改善。
如下图可见,自年以来,长春楼市的销售面积增速和销售额增速之间的差明显拉大,这也再次佐证了,过去几年长春房价确实在上涨。
但也应看到,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速和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幅也有着很强的正相关。而居民中长期贷款又主要以房贷为主。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长春的经济基本面是越来越差。若说GDP增速含有水分,我们就以没法兑水的财政收入作为衡量当地经济的指标。
如下图,看着财政收入增幅陡峭的下跌走势,就知道这几年,长春——这个曾经的“汽车之城”,经济有多差劲儿了。
此外,长春的户籍人口也是多年徘徊不前。
和其他参与抢人大战的省会级城市一样,长春的落户门槛也很低。但作为吉林的省会城市,按理说,即便吸收不到外省人口,省内也应该相当的人口往省城跑,买房时一般也会把户口一并落下来。
但如下图所见,过去几年,长春市的户籍人口一直在徘徊不前,新增户籍人口也基本面是自然增长量(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这与有明显外部人口涌入的中西部省会城市,如西安、郑州、长沙等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考虑到前不久,长春代管隔壁的公主岭市,明年的统计估计就会显示年户籍人口大幅增长了。
在经济、人口都无明显改观的情况下,其房价涨幅却不弱,很显然大部分都是杠杆的功劳。
据中原研究中心数据,年上半年,长春商品住宅成交万㎡,同比下降32%。不过,疫情显然不是长春楼市上半年大幅下滑的借口,因为同期,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6%。
可见,上半年长春楼市是大幅跑输全国平均水平的。由此亦可见,其需求端的乏力,及基本面的脆弱。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长春官方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当地楼市,在轻轻打一巴掌后,还要立马给块糖。
然而,与销售端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春的土地市场却在异常火热。
如年上半年,长春住宅土地成交占地面积.6万㎡,建面万㎡,同比上涨62.3%;成交楼面价元/㎡,同比上涨38.3%。
地价的大幅上涨,无疑又进一步强化了长春房价未来的上涨预期。
只是不知道,是谁给的开发商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