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柳姗姗彭冰
为助力高校毕业生留长创业就业,为长春高质量发展集聚人才,8月19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长春人力资源产业园正式启动“长春市首批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多个产业的20家企业,将为大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实习实训岗位。
根据《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内容,到年,该市将在市域内,面向驻长高校在校大学生,分批次建设家大学生实训基地,建立基地的企业重点涉及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光电信息、航空航天、影视文创、农产品加工等全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区域分布基本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
企业想成为实训基地,需主营业务符合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代表性,企业软硬件基础比较好,规章制度健全、运营管理规范,接纳大学生实训意愿和能力都比较强,能够提供基本食宿条件,能够接纳一定规模学生同时参训,且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比较强,近两年招聘高校毕业生比较多,有长期开展大学生实训工作的愿望。
每期实训结束后,由市人社局会同市教育局,组织相关高校、参训学生等对实训基地进行测评,年底对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实训效果等进行考核。
在政策支持方面,该市将对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的企业予以挂牌,命名为“长春市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同时,对位于中心城区、开发区的实训基地,每个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启动资金,按照每生每月0元、月度总额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给予实训补贴;对位于县域的实训基地,每个给予8万元的一次性建设启动资金,按照每生每月元、月度总额不超过7.5万元的标准给予实训补贴。
此外,该市还将对实训管理规范、实训效果好、定期测评考核优秀的实训基地,给予每年度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实训期内,为每名参训大学生投保商业保险,险种险额参照设置实训基地企业正常职工工伤保险办理。实训结束后,确定留在实训单位就业,并签订3年及以上正式劳动合同的,按照每生元、总额最多5万元标准,给予所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就业促进工作经费。
在首批项目启动仪式上,实训基地与高校代表同步签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实训基地授牌并发放了建设启动资金支票。接下来,各相关单位将加强协调配合,合理安排实训岗位,精心培养指导,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共同塑造鼓励创新、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竞争合作、注重长远的就业创业氛围,真正为志存高远的大学生搭建梯子、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