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已经正式落下帷幕,为帮助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人民日报》此前盘点了中国31个省市区最好的5所大学,其中,成都理工大学为四川省内排名第五的最好大学。
一直以来,成都理工大学都以地质名校著称,建校初期,学校集结了北京、长春地质勘探学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名精英,开创了成理人最初的基业。经过64年的励精图治,如今的成都理工大学已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并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历经64年的豪迈沧桑,造就了无数的第一次,正是这些无中生有的过程,推动了成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跨越。本期推送,一起走进成都理工大学,看看成理那些年造就的第一次。
无中生有——拥有国家重点学科
年,我国进行首批高等学校博士点重点学科的评选活动。其中,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对于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今的成都理工大学,已经是一所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除首批进入全国重点学科的学科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也成为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另有14个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1个学科(应用数学)成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地质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年12月,成理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无中生有——招收研究生,拥有硕、博士学位授权点
成都理工大学建校当年便开始招收本科生,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年,学校成为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
无中生有——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年我国开始设立首批博士后流动站,标志着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进入实质阶段。成都理工大学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
年,成都理工大学获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过率和获批数量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并列全省高校第一位,是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平台建设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至此,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增至6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形成了理工并重,理工管协调发展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布格局。
无中生有——建立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于年联合申请,年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学科方向设置最为完整的研究实体。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年由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经过多年发展,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年12月通过科技部验收。该实验室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两座实验室都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解决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理论及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省部三等以上奖励近60项,累计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实验室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汶川地震、米仓山隧道建设、特大泥石流滑坡灾害中等地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两次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获得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以及近60项省部级奖励,累计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在强震地质灾害与滑坡监测预警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跑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除了学校建设发展方面的第一次外,64年来,杰出的成理人用潜心笃志、敦本务实的科研精神,用志之所趋、无坚不入的坚韧,用砥砺前行、勇争一流的干劲,在祖国发展建设中不断贡献着成理力量!
无中生有——成功绘制我国川藏路线地质草图的,是成理人张倬元教授。无中生有——出版我国《沉积岩石学》教材的,是成理名誉校长刘宝珺院士。无中生有——发现攀枝花磁铁矿,造就了西南明珠钢铁基地的,是被誉为攀枝花之父的成理人常隆庆教授。
无中生有——制出我国河流地貌图的,是成理人李承三教授。
无中生有——我国登上地球北极冰原进行地质科考的,是成理人竺国强教授。
无中生有——我国在南极长城站升起五星红旗的,是成理校友颜其德。
无中生有——我国高攀珠穆朗玛峰的,是成理校友邬宗岳。
……
如今我们看到的属于成理的第一次,真的是无中生有吗?不,这是近20万成理人前赴后继、栉风沐雨,朝夕恪勤的事业,是数代理工人薪火相传的接力,他们把成果书写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把贡献铭刻于拔地而起的工程,他们开拓了璀璨卓越的成理历史,也为一代代成理人指明了奋进的方向。
在成都理工大学64年的历史中,值得铭记和骄傲的远不止这些。如果你也想成为下一个第一次的参与者,亦或是见证人,那么选择成都理工大学,站在巨人肩膀上,追寻更伟大的功绩!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