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庙
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符号,通过地名,可以识别地区、历史、人文等信息。中国历史上有三千多年未改名称的邯郸,也有随着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名称雄安。可见不同时期的地名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传递时代信息。地名变迁的研究,对于了解学习本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太和人是有“细阳”情节的,现在在太和县城内,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以“细阳”命名的东西,比如细阳路、细阳小学、细阳广场、细阳宾馆、细阳大厦、细阳加油站、当地为数不多的史料《细阳春秋》……为什么太和人对“细阳”情有独钟?这还要从太和县名字的变迁来说起。下面就太和县名字及行*区划的变迁历史分朝代进行梳理,结合历史地图,图文并茂,以期让大家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太和县现今还在使用细阳名字的地方
一、夏商时期夏商时期太和县地区属于九州中的豫州,为淮夷之地。禹贡九州图中太和县所属位置二、西周时期
西周初期太和县地区属于归姓胡国。胡国为商末周初小国。胡国是周朝初年建立的一个归姓诸侯国,战国前,胡写作?。归姓是畏方(*方)之姓,据《山海经》记载为威姓,源于少昊之子,胡国铜器铭文记作媿(wēi)姓。胡国故址在今河南漯河,后迁于今安徽阜阳。西周时为侯爵,称胡侯,春秋时为子爵,又称胡子国,公元前年亡于楚。此时,太和县南部区域属于胡国。《通志·氏族略》:“胡子国,归姓,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以姓为氏者世居吴郡”。归胡的地望在颍州汝阴,这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宗胡之地,集解徐广曰:“胡国,今之汝阴。”《后汉书·郡国志》:“汝阴本胡国”。《史记索隐》:“宗胡,邑名。胡姓之宗,因以名邑。”杜预云“汝阴县北有故胡城”。《太平寰宇记》记载,胡城在汝阴县西北二里处,是春秋时胡子国的故地。在今安徽阜阳市,有胡城古迹,西北还有女郎台,据说是胡国之女嫁给鲁襄公为夫人,于是,筑台表示对胡女的礼遇,俗称女郎台。
西周时期胡国历史地图
三、东周时期
(1)春秋时期:太和县名鹿上或郪丘、新郪。春秋时期太和北部地区属于宋国城邑鹿上(推测又名郪丘、新郪),南部地区属于楚国。根据《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一年(前),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襄公二十八年(前年)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白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指鹿上之盟)。……定公十五年(前年)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根据以上记载可知,胡国被楚国灭亡,太和南部地区属楚国。太和地区北部为宋国鹿上。(注:鹿上,春秋宋地。一说在今安徽阜南县南,一说在今安徽太和县北。)
春秋时期胡国、鹿上历史地图(2)战国时期:太和县名新郪(郪丘)、钜阳(一作巨阳)。太和地区有城邑名新郪(又名郪丘),钜阳(一作巨阳)。新郪先后属楚、宋、魏、秦。钜阳(一作巨阳)先属于楚国后属于秦国。此时太和县这一地区处于几国交界处,常年战争。①新郪(又名郪丘)
宋王偃十一年(前),“南败楚,取地三百里”,新郪又重新归宋国所有。宋王偃四十七年(前),齐与魏、楚灭宋而三分其地,新郪又被魏国占据。《战国策·魏策一》苏秦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鸿沟、许、鄢、昆阳、邵陵、舞阳、新郪”。《史记·魏世家》:安釐王十一年(前年)记载:“秦拔我郪丘”。后为秦邑,现流传有新郪虎符。通长8.8厘米、前脚至耳尖高3厘米、后脚至背高2.2厘米,重95克。模铸,伏虎形,前后脚平蹲,头前伸,耳上竖,尾上卷。体有错银铭文39字。文四行,错金书云: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在)新郪。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母(毋)会符,行殹。现为阜阳市李靖宇后人所收藏。
年9月阜阳藏家收藏的新郪虎符照片
②钜阳(一作巨阳)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楚)考烈王十年(前),徙于钜阳。二十二年(前)王东徙寿春(今寿县),命曰郢”。关于钜阳,根据当代历史研究及《太和县志》记载,位于宫集镇钜阳村境内(即今宫集镇殿顶子遗址,为安徽省级文保单位)据说是战国时代楚国曾经迁都的钜阳。目前,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殿顶子遗址是否为古钜阳城遗址,有待考古发掘证实。
战国时期新郪、巨阳历史地图四、秦朝
太和县名新阳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二十三年(前年),设陈郡(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城),今太和县属陈郡新阳县东部地区(新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城区西北17公里处,俗名尹城子,占地亩,遗址略高于周围平地1.5米。年新阳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城存在于春秋至三国时期,历时达年之久,因地处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继续保留有新郪城。
秦朝新郪、新阳县历史地图五、西汉太和县名细阳县、新郪县、乐庆县、新阳县、新明县、乐昌、宋县。西汉设置豫州汝南郡,领三十七县。西汉初,太和县先后设置细阳县、新郪县(王莽时期改名为乐庆县)、新阳县(王莽时期改名为新明县)、乐昌城、宋县,先属陈郡管辖后并属汝南郡管辖。汉高祖元年(前年)四月,新阳县属西楚国陈郡。汉高祖二年(前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为细阳千户,治细阳县(细阳城遗址在今太和县原墙镇)。汝阴侯夏侯婴子夏侯灶袭封汝阴侯,年7月,阜阳地区博物馆会同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和阜阳县文化局,对市区西南1公里阜阳飞机场西侧罗庄一座封土堆高20米,东西长约多米,南北宽70多米,双顶的墓葬进行发掘清理。根据墓中出土的漆器、铜器上“女阴侯”铭文和“十一年”纪年,对照《史记》、《汉书》,知双古堆为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及其妻子的墓。汉高祖五年(前年)正月,陈郡改属韩信楚国。汉高祖六年(前年)正月,封吕清为新阳侯国(又作信阳侯国),属陈郡。十一月,陈郡归汉。汉高祖十二年(前年),置汝南郡,新阳侯国、细阳、新阳县及乐昌城改属汝南郡。汉高后八年(前),封赵王张敖子张寿为乐昌侯,治乐昌城(乐昌城遗址在今太和县东赵集乡古城村)。汉武帝元朔二年(前年)十月,封河间献王(刘姓)子为钜阳侯,改细阳县为钜阳侯国,仍属汝南郡。汉武帝元鼎五年(前年),新阳、钜阳侯国改为县,新阳、钜阳、乐昌3个县仍治故城,均属汝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年)四月,汝南郡改属豫州刺史部。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治乐昌城(乐昌城遗址在今太和县东赵集乡)。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年)九月癸巳,改细阳县为王宪细阳侯国(历3世,国除为县),属汝南郡。王莽篡汉后,改汝南郡为汝汾郡,改细阳县为乐庆县,改新阳县为新明县。西汉新郪、新阳、细阳历史地图六、东汉
太和县名细阳县、新阳县、乐昌县。东汉初年,今太和县境仍为新阳、细阳、乐昌3个县分领,3个县及汝南郡恢复旧名,仍属豫州刺史部。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封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岑彭之子岑遵为细阳侯,治细阳县(细阳城遗址在今原墙镇北米左右原坟公路西侧),建细阳侯国,历三世。汉安帝元初三年(),子坐事失国,除细阳侯国为细阳县。汉安帝建光元年(年),又为建细阳侯国,不久国除为县。《后汉书》记载有细阳县令虞延克期的故事,“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威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则死。延率椽史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以*功封郭亮为新郪侯(新郪故址在今赵庙镇城孜村),至明帝刘庄永平中(58-75年)子郭嵩卒后坐事,国废。
东汉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郪,建宋公国。
东汉新阳、细阳、宋国历史地图七、三国(魏)
太和县名细阳县、新阳县、宋县。
东汉延康元年(年)十月,曹丕建魏代汉,新阳县、宋县、细阳县(后并入汝阴县)3个城仍旧治,均属豫州汝南郡。不久,撤销细阳县并入汝阴县。今太和县境内仅设宋县(由宋公国改,仍治新故城)。
魏*初二年(年),撤销细阳县并入汝阴县。
魏景初二年(年),宋县改属豫州谯郡。
魏嘉平五年(年),撤销汝阴郡,汝阴县、新阳县2个县复属豫州汝南郡。《三国志》记载吴国吕范,汝南细阳人,即今原墙镇人。
三国魏时期新阳县、宋县、汝阴县历史地图
八、西晋
太和县名汝阴县、宋县。
西晋初,废新阳县。废细阳县改为宋县。晋武帝泰始二年(年),复置汝阴郡,将宋县改属汝阴郡。今太和县为宋县及汝阴县2个县分领,属豫州。
太康四年(年),2个县属司马谟汝阴王国。
太康七年(年),无子国除,2个县复属汝阴郡。永嘉乱后,地入汉国石勒部。
西晋宋县历史地图
九、五胡十六国及东晋
太和县名宋县。
东晋初年北伐,汝阴郡复归东晋。大兴三年(年),豫州刺史祖逖退守封丘,今太和县境渐入后赵,仅设宋县1个县,属豫州新蔡国。
后赵青龙元年(年),冉魏代后赵,入冉魏,仍为宋县。
永和六年(年),冉魏豫州刺史冉遇降东晋,太和县境复归东晋。
光寿元年(年),豫州入前燕。太和县境归前燕。
建熙十年(年),复属东晋。七月,入前秦,仍为宋县。
建元十六年(年),改属东豫州,仍设宋县,属汝阴郡。
太元八年(年)底,复属东晋。今境内仅设宋县(故细阳城),属豫州汝阴郡。
五胡十六国及东晋宋县历史地图
十、南北朝时期
太和县名宋县、陈留县。
南朝·宋永初三年(年),刘裕死,北魏南下争夺淮北地区,为战乱区,区划不常置,直至泰始三年(年),淮北才全入于北魏。今太和县境仍为豫州汝阴郡宋县。《太和县志》记载有宋元嘉年间(年-年)有宋县县令成郙(fǔ)保护白果树的故事。北朝·北魏天安二年(年),置豫州。太和十八年(年),侨置东郢州。太和二十二年(年),罢东郢州,改置颍州(治汝阴),在今太和县境设宋县,仍属汝阴郡。太和二十三年(年),废宋县。
北朝·北魏正始二年(年),在今旧县镇侨置陈留郡、陈留县及许昌县。
南朝·梁大通二年(年),改置陈州(治陈留),入北魏仍之。
南朝·梁大通元年(年),梁、魏涡阳大战中击败魏兵,地入梁。后地入东魏。太清元年(年)六月,东魏叛将侯景降梁,地入梁。太清二年(年)八月,侯景反梁,地全入东魏。梁在今太和县境先后设陈州陈留郡陈留县。东魏占领期间,废陈州、陈留郡,留陈留县,改属豫州行台颍州北陈留、颍川二郡。(阜阳别名颍州首次出现)
北朝·北齐武定八年(年)五月,北齐代东魏,今县太和境仍为陈留县,属颍州北陈留、颍川二郡。天保中,改北陈留、颍川二郡为陈留郡,仅设陈留1个县。
北朝·北周建德六年(年)二月,北周灭北齐,今太和县境仅设陈留县,属颍州陈留郡。
南朝梁陈留县历史地图
十一、隋朝
太和县名陈留县、颍阳县。
隋开皇三年(年),废陈留郡,留陈留县。
隋开皇十八年(年),改陈留县为颍阳县,仍属颍州。
隋大业三年(年)四月,颍阳县改属豫州刺史部汝阴郡(由颍州改,仍治汝阴)。
隋大业十四年(年)五月,唐代隋,改郡为州。今太和县境仍设颍阳1个县,属信州。
隋朝颍阳县历史地图
十二、唐朝
太和县名颍阳县、汝阴县(百尺镇)。
武德四年(年)五月,平王世充,颍阳县改属亳州总管府信州。
武德六年(年),改信州为颍州。
武德七年(年),改亳州总管府为亳州都督府。
贞观元年(年),罢亳州都督府,撤销颍阳县,并入汝阴县(今阜阳市),今太和县属汝阴县西北地区。太和县置有百尺镇(今原墙镇)。
开元二十一年(年),颍州属河南道。
天宝元年(年),改颍州为汝阴郡。
至德二载(年)十二月,复汝阴郡为颍州,并改属淮西节度使。后复属河南节度使。
大历十四年(年),颍州改属宋颍节度使。
建中二年(年)二月,改属宣武*节度使。
唐朝百尺镇历史地图
十三、五代十国
太和县名汝阴县(百尺镇)。
五代天后四年(年)四月唐亡,今太和县境在五代仍为汝阴县西北部地区,属颍州。具体是,后梁(年-年)属宣武*节度使,太和县境内置有斤沟镇,属颍州。《旧五代史·卷二十二(梁书)·列传十二》、《新五代史·卷二十三·梁臣传第十一》均有记载“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也”。
后唐(年-年)属归德*(改治汴州,今开封市),后唐亡,属后晋归德*节度使(治宋州)。属汝阴县。
后汉(年-年)属归德*节度使汝阴县。
后周(年-年)属归德*节度使汝阴县。
五代十国后周斤沟镇历史地图十四、北宋
太和县名汝阴县(百尺镇)、万寿县(百尺镇)、泰和县。
宋开宝六年(年)十一月,分汝阴县北5个乡设万寿县(治百尺镇,今原墙镇),属颍州(仍治汝阴)。
淳化四年(年),颍州改属河南道。万寿县属河南道颍州。
至道三年(年),颍州改属京东路(治汴梁,今开封市),万寿县属京东路颍州。
熙宁七年(年),颍州改属京西北路(治西京,今洛阳市)。万寿县属京西北路颍州。
元丰二年(年),颍州升为顺昌*(仍治汝阴)。万寿县属顺昌*颍州。
*和六年(1年)闰正月,升顺昌*为顺昌府。万寿县属顺昌府颍州。
宣和元年(年),改万寿县为泰和县,取康泰和顺之义。仍属顺昌府,移县治于颍河北岸(今旧县镇)。今太和县三角元旧县镇由泰和古城遗址,有待考古发掘。同一时期,周边还有斤沟镇、税子步镇、界沟镇等。
北宋万寿县历史地图
十五、南宋及金朝
太和县名泰和县。
金天会五年(1年)二月灭北宋,仍旧制。
宋建炎四年(年)正月,顺昌府入金。
宋绍兴六年(1年),收复顺昌府。
宋绍兴七年(年),复入金,改顺昌府为颍州(仍治汝阴),泰和县仍属颍州,改属汴京行尚书省(治汴京,今开封市)。
金贞元元年(年),颍州改属南京路(改汴京为南京)。泰和县属南京路颍州。
宋绍兴二十三年(年)泰和县再陷于金朝。
宋绍兴二十三年(年)五月一日建南宋,泰和县(仍治今旧县镇)仍属京西北路顺昌府(仍治汝阴)。
宋端平元年(年)正月十日金亡,南宋收复颍州,泰和县仍属颍州。
后为蒙古汗国占领,仍之。宋至元二年(1年),撤销泰和等4个县及录事司入颍州,今太和县属颍州西北地区。
金朝泰和县历史地图
十六、元朝
太和县名泰和县、太和县。
至元二年(年),省泰和县入颍州。
大德八年(年),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太和县属汝宁府颍州。
至正十五年(年),为大宋龙凤*权属县。后复为元兵所占。
至正二十六年(6年),吴王朱元璋收复颍州,改属河南行省。
元朝泰和县历史地图
十七、明朝
太和县名未变。
洪武元年(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太和县仍属河南行省汝宁府颍州。
洪武三年(年),以泰和属颍州并隶凤阳府,置颖州卫,太和县治迁于今地。
洪武四年(年)二月,颍州改属中书省临濠府。
洪武六年(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改钟离县为中立县,仍兼府治)。
洪武七年(年)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改中立县为临淮县,仍兼府治),太和县属于颍州颍川卫。整个明朝时期太和县都属于凤阳府颍州。
明朝太和县历史地图
十八、清朝
太和县名延续明朝。清顺治二年(年)五月,入清,仍为南直隶凤阳府颍州太和县。雍正二年九月己未(年11月4日),升颍州、亳州为直隶州,太和县改属安徽省庐凤道直隶亳州。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年年8月29日),升直隶颍州为颍州府,增置阜阳县兼府治,降亳州为散州,太和县改属颍州府,属安徽省庐凤颍道。清宣统三年十一月九日(年12月28日),太和县宣告独立。清朝太和县历史地图
十九、中华民国
太和县名为鹿毫太县、阜北县、太和县。
民国元年(年)废颍州府,置徐州,太和县属徐州,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年)设道,太和县属淮泗道。
民国十七年(年)废道,太和县直属于省。
民国二十一年(年)8月,安徽全省划为10个行*督察区,太和县属第七区。
民国二十五年(1年),改属于安徽省第七行*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堡。
民国二十九年(年)7月,全省调整为9个行*督察区,太和县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五年(年)解放战争时,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
民国三十七年(年2月下旬),太和全境解放,撤销阜北、界首、泉阳3个县,太和县恢复太和县旧境,唯将原属太和县的界首集等3个镇组建界首市。后撤界首市,降为太和县界首镇。
太和县属淮泗道(年)历史地图
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
太和县名首太县、太和县。年太和县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0年8月31日,将原属阜阳县所辖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寺、王营、草李、长春4个乡划入太和县。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同年2月19日,恢复界首市,仍如以前疆域。3年6月25日,撤销界首市,分太和县的光武、芦村、大*、亮集等区乡划入新设的界首县;8月,正式划走;9月3日,正式撤销界首市,成立界首县,为太和县疆域最大的一次削减。9年3月22日,撤销界首、太和县,改设首太县(驻界首镇)。4月恢复太和县。年12月15日,撤销首太县,恢复界首、太和2个县。年3月,撤销阜阳专区,改置阜阳地区,太和县隶属阜阳地区。年2月25日,将阜阳县闻集公社大刘大队划入太和县城郊社。年1月1日,撤销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太和县隶属阜阳市至今。截至0年,太和县辖30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县人民*府驻城关镇人民中路46号。
太和县行*区划地图
总结
太和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皖北千年古县。经过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历史上太和县的名称和行*区划经历了多次变化,先后叫过鹿上、新郪(qī)(又作郪丘)、钜阳(一说巨阳)、新阳县、细阳县、乐昌城、颍阳县、新明县、乐庆县、宋县、陈留县、百尺镇、万寿县、泰和县、太和县、鹿亳太县、阜北县、首太县等18个名字,可以说是中国地名变化做多的地方之一。这些名称的变化从侧面也说明了太和县紧邻中原,自古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它们连同地下埋藏的文物古迹遗址一样都是太和县厚重文化历史的见证,是太和历史文化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载体。
参考文献:
年(明万历二年)《太和县志》
年(清顺治十六年)《太和县志》
年(清乾隆十七年)《太和县志》
年(民国十三年)《太和县志》
年《太和县志资料(第二辑)》
1年《太和县志》
5年《太和县志》
年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名网:太和县
声明: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能力有限,部分史料可能有出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