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备考策略长春十一高中历史名师教你备考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www.cien.com.cn/2020/0927/106010.shtml
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www.cien.com.cn/2020/0927/106010.shtml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7.html

张昌生:中共*员,中教历史高级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郑喜奎省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长春市优秀*员,长春市优秀班主任。现任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三历史组备课组长,长春市十一高中高考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饱受争议,争议的核心问题就是试题的难度。历史高考试题难的重要原因是历史考题“三tuo”教材。

一是命题“脱离”了教材,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来实现,不再拘泥于教科书的表达。如大量引用文献、图表数据、历史故事、历史报刊、名人引言、著名学说、历史地图等不同样式的历史材料。

二是命题“拓展”了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已有观点从全新的角度再认识来实现,从而追随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中对中学历史有影响的部分。

三是命题“依托”着教材,命题的承载点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命题的答案是“依托”教材的,它通过针对性问题,把材料和教材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地用教材的言语表达来实现。所以,考生在看了答案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因此,科学备考是提高备考效率的直接手段。

一、明确高考考试大纲

1.增加了“发现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突出问题意识。

旧考试大纲

新考试大纲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证历史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价历史观点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独立提出观点

试题体现:(年长春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大国的崛起不仅取决于经济、*事这些“硬”指标,而且表现为思想文化的“软”因素。这时,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就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刚刚过去的年时间里,大国争霸,新老交替,人类世界的发展速度从“爬行”迅速进入到“飞行”,其思想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没。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任何一个经济上贫穷,*治上分裂的国家都不可能崛起,发展壮大。同样,任何一个充斥着文盲,文化贫乏,落后的国家,也不可能崛起。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从正反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备考提示:强化问题意识,实施问题导向教学,增强历史备考的针对性。

教学案例:古希腊人文精神

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鼓励独立思考创立逻辑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强化理论指导,明确提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年代

内容

旧考试大纲

注重考查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考试大纲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提示:明确唯物史观高考考查基本要求,逐步渗透,活学巧用。

教学案例:古希腊民主*治与古希腊人文精神(教材课后拓展延伸)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断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看,我们对如此论调不会过分的大惊小怪。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妇女的评价竟与孔子的论断如出一辙。他说:“有些人生来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消极思想)

请讨论处于同一时代,但相隔万里、彼此隔绝文明中的两大思想家,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为什么会如此接近?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原因:相同的时代;相同的*治立场。

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都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或*治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共性。

变式:中国古代思想家与古希腊思想家思想主张的不同(积极思想);不同的原因;历史认识及其思想的共同历史价值。

3.增加辨别和理解历史叙述,细化能力目标。

旧考试大纲

新考试大纲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备考提示:注意历史选择题主观化趋势。择题主观化是指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考生通过选择、整合适当的史料发现、推理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学生对史料理解(解释)过程,也是学生受教育过程。

4.减少重复考查(略)。

二、要直击五大核心素养,以素养引领教学及备考

针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三教师要认真研究,集思广益,以学科素养来引领教学与备考。我谨以时空观念为例来加以说明。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

1.高考真题  例:(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年

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以时空为基础,感知历史事实。历史时间的表达,常见的形式有:世纪、年代、历史阶段术语、历史时期、朝代等。这些是历史学科的常识知识,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定位,也是分析历史问题不可或缺的要素。

时空观念强调将所有认识的史实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探讨。高考考查特定史实与特定的时空和联系,考查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形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

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历史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过往经历,历史的连续性首先表现为时序性。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做到考虑每个历史问题时都要想到它所处的时间,该时间主要以宏观时间为主。有了准确的时间定位,才能联系这个时代进行分析,才能让自己站在那个时代的高空,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高考对时空观念的考查侧重于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

以时空相结合,认识历史规律。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考查,时间与空间是历史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认知历史规律。历史随时间流动而发展,又在一定的空间中演绎,历史中的国家、地区,其经济、*治、*事、民族、文化等无不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我们要培养学生在一定时空下将历史信息进行整合,上升到对历史的理性认识,认知历史规律。

3.备考指导提升要素

时空观念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时空观念的阶段性:时序空间,不同特征;时空观念的综合性:纵横联系,不可分割;时空观念的多样性:直接呈现,隐性暗示。

4.多种措施并举。如构建大事记文体;反复性阅读大事年表;梳理历史发展线索,强化阶段特征等措施。

三、研读教材,挖掘教材隐含的思维结构,明辨设问宗旨,遵循答题规律。

四、精选精讲试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源自年长春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育吸取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养料,并受到当时新文化的滋润,人文主义教育家所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他们要求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的教育理想进行教育革新。意大利最早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PP韦杰里乌斯,早在15世纪前夕就根据古代文献撰写了《论绅士风度和自由教育》,要求实施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身心的良好发展。……有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主持的学校除教育王公贵族和富商子弟外,也收容个别平民子弟,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开创了端倪,在教育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

材料二年南京临时*府成立,蔡元培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年到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这与他倡导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民主社会建设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张是教育独立。所谓教育独立是指教育超然于**,主张教育脱离**、脱离宗教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事业完全交给教育家办理。这一主张对于弘扬教育的内在价值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做法1:鼓励学生置疑、修订、完善试题答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新教育的特点。(10分)

参考答案            完善后答案

以人为本(突出人文主义);

教育内容吸收古希腊罗马文化养料;(承古纳新;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相结合)

培养目标发生改变;(教育呈现世俗化趋势)

教育理念革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对象范围扩大;(教育呈现平民化趋势)

做法2:对试题进行变式训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对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借鉴,并阐述其教育思想的影响。(15分)

变式: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并说明两个时期教育思想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温馨提示:

明日将推送长春十一高中语文学科名师刘晓华、陈兆辉的备考策略;生物学科名师王彦波、王秀艳的备考策略;地理学科名师刘英的备考策略,敬请高三学生和家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