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完善立体交通网络
近日,北京一家公司的工程师王志龙从北京乘机降落到长春龙嘉机场,他在长春龙嘉机场通过载人输送带接驳高铁,用时15分钟抵达长春站,再转乘1号线地铁或者选择公交就能抵达目的地。
“以前都是公司出车接送或者打车,现在乘坐长春的立体公交不仅节省时间,花费也少。”走南闯北的王志龙对长春市快捷便利的公共交通赞不绝口。
长春公共交通建设曾全国领先,但进入新世纪,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成为城市的痛点。年交通运输部批准长春市创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长春的公交理念愈加清晰:布局“立体交通”,工具“绿色多元”,体现“以人为本”。
“‘立体交通’是个复杂的多元体,既涉及道路布局,也涉及车辆走向,是若干节点与线路的复合体。”长春市交通局综合运输处处长马志达说。在长春交通中,点是枢纽,把各类交通工具聚合在一起。以长春龙嘉机场为例,在机场候机大厅建设地铁,涉及多个部门,之后又建成长春站和长春西客站。在综合枢纽站,不用出场站,旅客便可以自由选择乘坐地铁、轻轨、公交车、出租车。大枢纽之外还有小枢纽,是各类公交车出发和终末停泊场站,共计65处。记者在长春市公共交通集团巴士二车队枢纽站看到,枢纽站内是车库。公交车保养、停放、充电都在车库内完成。
交通工具变得“绿色多元”。在长春,许多市民津津乐道的是轻轨车,轻轨车在高架桥上或地面上行驶,与地面上的车辆可以混行。车体是低地板车型,乘客不用登高上下车。
在长春,传统公共汽车早已绿色化,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9.6%。长春市公交发展集团南通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庞志学说,13路公交车共计37台汽车,其中有纯电车22台、液化气动力车15台。电动车都是利用夜间电力谷时充电,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利用发动机余热,他们还为公交车加装取暖设备,冬天的公交车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
“以人为本”是公交都市建设的出发点。近年来,长春不断优化公交站点布局。以13路公交车为例,全程11.5公里有20个站点,在人口密集处,不到米就有1站。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乘客出行体验。目前,长春市公交线路多达条,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由年的13标台/万人提升到现在的29.4标台/万人。如今,长春的公交车有专用行车道,整体车速达到了每小时30.48公里。
经过多年建设,长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新型公交为延伸、慢行系统为辅助的大公交立体格局。如今,许多市民不再把车开到单位,而是从家里出来后,把车停留在地铁口附近,然后转乘公交车上班,这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新的出行选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己平)
巡游出租车实现电动化
“走得早不如走得巧。我下载了太原公交APP,通过手机就能看到下一趟公交车还有多远到达站点。看着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往站点走,能节省不少时间。”家住太原下元的陈霞,其饭店开在迎泽桥西,她每早在家先查看好1路车的预计到达时间,“掐点儿”出发,“赶巧”到达,刷手机上车,“车内环境好,上车还能发个呆、刷个剧、补个觉,比自己开车‘香’多了”。
陈霞所说的太原公交APP功能强大,是太原市民心里妥妥的“网红”。APP上有线路规划、收藏线路、使用帮助、定制公交。在定制公交里输入起点和终点就可以查询到几点几分可以坐,且价格优惠,1元至6元不等,堪称“私家公交车”。更难能可贵的是,太原公交平均运营速度达到17.8公里/小时以上,首末班正点率达86.88%。
在太原,不光乘车方便、等车方便,买票也很方便。如果临上车时才发现没带现金和公交IC卡,没关系,太原公交支持支付宝、